例子 1:用 “教” 字对比
-
双宾语:老师教我语文。
解析:“我”(间接宾语,人)和 “语文”(直接宾语,物)是双宾语,均为 “教” 的承受者。两者无逻辑主谓关系(不能说 “我是语文”)。 -
宾补:老师教我细心。
解析:“我” 是宾语,“细心” 是宾补。宾补 “细心” 补充说明宾语 “我” 的状态,两者有逻辑主谓关系(即 “我细心”)。
例子 2:用 “称” 字对比
-
双宾语:他称我先生。
(这里容易混淆,需注意:若 “先生” 是对 “我” 的称呼,且无逻辑主谓关系,即为双宾语。实际更准确的双宾例子:他给我称号。“我” 和 “称号” 是双宾。)
更清晰的双宾:妈妈给我奖状。
解析:“我”(间接宾语)和 “奖状”(直接宾语)是双宾,无 “我是奖状” 的逻辑关系。 -
宾补:妈妈称我好孩子。
解析:“我” 是宾语,“好孩子” 是宾补。两者有逻辑主谓关系(即 “我是好孩子”),“好孩子” 补充说明 “我” 的身份。
核心区别总结:
双宾语是 “两个独立的承受者”(人 + 物),无逻辑主谓关系;
宾补是 “一个宾语 + 对其的补充说明”,宾补与宾语有逻辑上的 “主谓 / 主表关系”。
宾补是 “一个宾语 + 对其的补充说明”,宾补与宾语有逻辑上的 “主谓 / 主表关系”。
具体的宾语补足语笔记:宾语补足语(Object Complement,简称宾补)笔记内容详细讲解——英语笔记
评论 (0)
暂无评论,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