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图片来源:网络)
你知道吗?“星期日” 的英文 “Sunday”,其实就是 “太阳的日子”(Sun's Day)。
早在 2000 多年前的古罗马,人们就把一周的第一天献给太阳,叫它 “太阳日”(拉丁语 Dies Solis)。那时候的人觉得,太阳是最强大的神之一,每天驾着马车在天上跑,所以这一天要举行仪式感谢它带来光明和温暖。
后来,北欧的古人们也有类似的想法,他们把太阳想象成一位叫 “苏尔”(Sól)的女神,赶着金色的马车在天上飞。于是古英语里就有了 “Sunnandæg”,慢慢变成现在的 “Sunday”。
打个比方:就像我们给喜欢的明星设定 “粉丝日”,古代人也给太阳设了一个 “专属日子”,只不过这个 “粉丝日” 成了固定的时间刻度。
二、从 “拜太阳” 到 “休息日”
一开始,星期日是用来拜神的,但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 —— 基督教的兴起。
基督教里,耶稣在 “一周的第一天” 复活,所以教徒们把这一天叫做 “主日”(Lord's Day),用来纪念和聚会。到了公元 300 多年,罗马皇帝干脆下命令:“星期日全国休息!” 这可能是最早的 “法定休息日” 了。
想想看,就像现在我们周末不上班去逛街、陪家人,古代人周日不干活,去教堂做礼拜,后来慢慢变成了大家的休息日。
现在西方很多国家仍习惯把星期日当作一周的第一天,就像书的第一页,而我们常从星期一开始,只是习惯不同哦!
三、中文里的 “星期日”:和星星的奇妙对应
中文里 “星期日” 的说法,和古代的 “星星日历” 有关。
古人把太阳、月亮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星叫做 “七曜”(yào,就是 “闪耀的星星”),还发明了 “七曜日” 来记日子:
日曜日:太阳的日子(星期日)
月曜日:月亮的日子(星期一)
火曜日:火星的日子(星期二)
……
是不是很像给星星们排了个 “值日表”?
唐代的时候,这种说法从国外传到中国,慢慢就变成了我们现在说的 “星期日”“星期一”。所以 “星期日” 的 “日”,其实就是 “太阳” 的意思。
举个例子:就像我们用 “周一”“周二” 简单记日子,古人用星星给日子起名,既浪漫又好记。
四、现在的星期日:从 “神圣” 到 “自由”
现在的星期日,早就不只是拜神或休息了,它成了每个人的 “自由日”:
有人去公园跑步,让阳光洒在脸上;
有人窝在家里看剧,享受难得的懒觉;
甚至有人用星期日学一门新技能,比如插花、做蛋糕……
但不管怎么过,星期日好像有一种 “魔法”—— 它让忙碌的生活突然慢下来,就像给时钟按了 “暂停键”。
想一想:为什么全球很多地方都把星期日设为休息日?也许因为人类天生需要一段 “不属于工作、只属于自己” 的时间,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雨水一样。
下次过星期日时,不妨抬头看看太阳 —— 它已经这样照耀了地球几十亿年,而人类用 “星期日” 这个名字,把对它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爱,刻进了时间里。
其实不只是星期日,星期一到星期六也都和星星有关(比如 “星期一” 是 “月亮日”,“星期二” 是 “火星日”)。我们的每一天,原来都藏着古人对宇宙的想象呢!
这样的 “星期密码”,是不是很有趣?试着和朋友聊聊,说不定你会成为那个 “懂时间故事” 的人哦!
评论 (0)
暂无评论,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!
发表评论